肉鸡养殖过程中免疫副反应的应对措施
搜牧·禽病网讯,肉鸡在常规免疫后发生免疫副反应是养殖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时常听朋友们抱怨说,鸡群本来没什么毛病,可是一搞免疫就闹病了;有些大的肉鸡养殖场也是这样,按程序免疫必须得搞,可一搞就会发生免疫副反应。就现有的免疫副反应来说,免疫后出现严重的副反应主要是在三周龄以上,以呼吸道居多。呼吸道主要以传支为主。该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是我们目前的一个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及时用对症的药物是首要应对措施;但这只是应急之需。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免疫副反应的发生原理及应对措施。
一:免疫副反应是如何形成的
鸡群的免疫副反应是由免疫应激引起,1、传支弱毒冻干苗,通常通过点眼、滴鼻、饮水的方式为鸡只进行免疫,传支弱毒苗是通过寄生在呼吸道粘膜或哈德氏腺上通过刺激呼吸道粘膜或哈德氏腺诱使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这种寄生时间比较长往往需要5-7天的时间,抗原(疫苗)在呼吸道粘膜上寄生复制就会破坏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这种破坏造成纤毛的脱落和粘膜的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环境中存在MG极易附着在受损的呼吸道表面使鸡群很快感染支原体。2、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5-7日龄的免疫副反应没有做到较好的控制,那么14日龄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就必须推迟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一般在两周龄左右免疫,此时正为呼吸道粘膜尚未修复阶段,此次免疫带来的应激一方面激发加重了5-7日龄免疫的免疫副反应,另一方面也对肠道进行了破坏,从而会增加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机率)。
二:免疫副反应的应对措施
(一)1、在免疫前后要额外的补充维生素A以加快粘膜的修复。
(二)做好舍内的带鸡消毒减少舍内病原体的数量或存在。
(三)鸡群在3周左右时抗体水平是一生中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抗体从低向高上升的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应激源的存在,以确保鸡群稳定的渡过免疫副反应。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