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鸡毒支原体

鸡毒支原体(MG)感染是鸡呼吸道病的一种,主要引起慢性呼吸道病(CRD),眶下窦炎。随着养鸡规模加大、饲养方式改变和饲养密度提高,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影响雏鸡生长、使成年鸡产蛋减少,造成养鸡业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危害性日益突出,受到养鸡业者的普遍关注。现就鸡毒支原体控制的相关内容以问答的形式阐述如下。

鸡毒支原体的病原学有哪些特征?

鸡毒支原体是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一个致病种,为很小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仅细胞膜包裹。MG的培养要求一个复杂的培养基,一般培养基不能生长。MG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多数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对其有效。

鸡毒支原体是如何传播的?

由于MG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力较弱,因此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鸡与鸡之间的水平接触传达室播,即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过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另外垂直传播也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有时也发生间接接触传播。

鸡群是如何爆发毒支原体病的?

首先是鸡群中个别体质较差的鸡只,或者有母源传播的鸡只发病。MG在发病鸡只的呼吸道内大量增殖,然后再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直接传染给其他鸡只,或污染饲料、饮水间接传播,引起其它鸡只的发病,造成该病的爆发。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

当气候剧变、饲养管理不良、不同日龄鸡混养,营养缺乏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对潜伏感染MG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时,容易发生该病;同时,MG常是其它一些疾病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因。

鸡毒支原体常与哪些疾病伴发?

MG感染主要与呼吸道病方面有关的疾病伴发。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口喉气管炎以及大肠杆菌病等。

鸡毒支原体的感染特征有哪些?

MG主要在气管粘膜的纤毛上和气囊上定植,而气管纤毛末端和气囊上没有血管,而药物是通过血液运输到达作用部位,再通过扩散作用于毒支原体,因此药物只能减少气管纤毛和气囊上定植的毒支原体数量和减轻临床症状,而不能完将其杀灭,因此鸡毒支原体感染一般为一次感染会终生处于持续性感染的带菌状态,当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如寒冷刺激、疫苗免疫时,又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鸡毒支原体防治措施的原则是什么?

1、不从阳性鸡场引进雏鸡和种蛋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3、预防和减少其它传染病的发生,如新城疫、传支、传喉、传鼻、大肠杆菌病等。

4、由于此病病程较长,多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

应用药物控制和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情况如何?

答:随着药物的大量应用,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也是目前应用一些药物不能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MG的免疫特性如何?

鸡毒支原体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部分,总体来说,细胞免疫、局部抗体和局部占位在MG免疫中起主要作用。体液免疫在MG免疫中不起主要作用。高的体液抗体不能避免呼吸道和气囊被野毒株感染,但高的抗体可以减少母源传播。

免责声名:本站(禽病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时间处理。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