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白羽肉鸡产业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7-11-01 14:40:24 点击: 20958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白羽肉鸡产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方面,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安全、促民生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成就,但仍需要从供给侧思考产业发展方向,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肉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国内外白羽肉鸡发展形势: (一)世界肉类生产消费结构从牛羊肉向禽肉转移。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均肉类占有量不断提高,肉类生产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禽肉比例显著上升,从1961年的12.5增长到2014年的35.5,已经逼近世界大肉类,而国外大多数国家禽肉中90是白羽肉鸡,牛羊肉占比显著下降,从50.7下降到22.4,猪肉基本稳定在36.2左右。 但除中国外的世界其余国家,禽肉、牛羊肉、猪肉产量占比分别从1961年的12.0、50.1和33.8,分别调整到2014年的40.9、30.8和26.1,禽肉已经成为除中国以外世界大肉类。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其猪肉、牛肉的生产占比分别由1961年的31.3和45.0下降到2014年的24.4和26.9,禽肉从20上升到47.9,成为美国大肉类。亚洲国家以日本为例,其禽肉也在近年来猛增成为该国大消费肉类。即便是传统的牛羊肉生产国,如澳大利亚,禽肉比重也在显著上升,从1961年到2014年牛羊肉的比重下降20个百分点,而这恰好是禽肉比重上升的份额。 (二)我国肉鸡产业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贡献不断提高。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肉鸡业产值约为200亿元,到2014年,肉鸡业产值超过2500亿元。肉鸡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上都保持在10左右,个别年份还超过1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左右,个别年份还超过3.5。肉鸡业总体上保持了与农林牧渔业相一致的发展速度,甚至在“九五”和“十五”期间肉鸡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林牧渔业。其中白羽肉鸡产业是畜牧业乃至农业中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龙头企业实力强的部门。全国前50家肉鸡企业的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比例为40左右。 (三)我国肉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与世界肉鸡消费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鸡肉消费不足10公斤,而美国年人均消费超过40公斤,已经跃升为大肉类。在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过去与中国大陆有着相似饮食习惯的国家,鸡肉消费量增长迅速,在居民肉类消费结构已占极其重要地位,人均鸡肉消费量也明显高于我国。如,中国台湾地区年人均鸡肉消费高达28公斤。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对比,还是和有着相似消费结构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鸡肉消费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与其他国家白羽肉鸡占地位的情况不同是我国的禽肉包括了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肉鸭等,但其中白羽肉鸡占比在半数以上,在数量仍然上占优。 白羽肉鸡产业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白羽肉鸡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调优调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白羽肉鸡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十分突出、耕地资源硬约束条件下,走出一条“节粮型”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加快发展白羽肉鸡产业是破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主要的养殖畜禽中,白羽肉鸡是少有的适宜大群饲养的现代动物,有着料肉比、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优势,适合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肉鸡的料肉比为1.7:1以下,而生猪的料肉比为3.0:1。换言之,同样生产1千克肉,肉鸡比生猪可节省43的粮食。以2016年为例,我国猪肉产量为5299万吨,如果将其中的20转变为生产鸡肉,就可节省粮食1378万吨。如果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国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计算,可节约耕地2755万亩,可以大幅减少我国玉米的进口,同时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节约我国耕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白羽肉鸡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产业,在畜牧产业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据国外碳足迹专家研究,在集约化动物饲养体系中,按照生产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计算,生产1千克牛肉产生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14.8千克,生产1千克猪肉为3.8千克,生产1千克鸡肉只有1.1千克。同样地,如果将我国猪肉产量的20转变为鸡肉替代,那么每年可减少近3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肉鸡产业还能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可以替代化肥使用,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要条件,进而形成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同时白羽肉鸡是节水的畜种,根据粮农组织公布的畜禽饮用水指标进行核算,家禽的用水量仅占主要养殖动物总用水量的14左右,肉鸡作为家禽业中的一部分,用水量更是低于14,远少于其他动物的用水量。由于生产中消耗极小的水量,鸡粪作为的有机肥极易处理和利用,是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的典范。 (三)白羽肉鸡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匹配消费者肉类需求结构变化重点产业。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逐渐从“吃饱”“吃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肉鸡特别是白羽肉鸡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目前我国的肥胖人口规模已高达3.25亿,这与不科学的肉类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肉类消费结构大体上是猪肉占64%、禽肉占21%、牛羊肉及其他占15%,肉类消费仍然以“红肉”为主。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鸡肉特别是白羽肉鸡是白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热能低和胆固醇低的营养优势,是健康的动物蛋白来源,鼓励鸡肉消费,相应的降低猪牛羊等红肉消费,更有益于提高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减少国民肥胖、超重人口的比例。 同时,鸡肉是性价比的动物蛋白来源,其中白羽肉鸡的单位重量价格、蛋白质含量。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增加鸡肉消费改善饮食结构切实可行。对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与身体素质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肉类食品,是重要的民生产品,这也是当今白羽鸡肉成为世界消费多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名:本软件(搜牧通)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搜牧通客服,我们会时间处理。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