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行情因季节变化而反弹
作者:搜牧通 来源:搜牧通原创 时间:2017-11-13 15:01:59 点击: 16023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近阶段,农产品中的豆粕是止跌后稳步上涨,目前终端市场总体备货节奏逐步加快,而部分油厂因缺豆复机延期,同时环保督查停机检修,也刺激了终端市场的采购力度,油厂库存压力进一步缓解。美豆市场方面,美国10月份农业部供需报告出人意外的调低美国大豆单产,此信号也许是拉开美豆上涨的号角。后期随着南美天气的炒作,美豆以及国内豆粕有望展开季节性反弹。 美国农业部十月报告利多,供给压力的预期有所缓解 今年以来,美国大豆巨大的播种面积以及高预估的单产始终是压制美国大豆的主要因素,正是这超预期的播种面积和持续超预期的单产水平,不断强化市场对美豆供大于求状况的预期,致使美豆大部分时间价格都在1000美分/蒲式耳之下。 不过这种状况在10月份供需报告公布后开始有所改观,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对美豆单产的预估值与此前调增预期背道而驰,单产不但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上调,反而从49.9蒲式耳/英亩下调至49.5蒲式耳/英亩,供需预期发生了逆转,直接推动了美豆价格的上涨。 报告下调意味着新作收缩,这也可能是个市场短期看多的信号,因为从美豆单产的调整趋势来看,1990年至2016年的27年中,USDA仅有12年10月报告较9月报告下调单产预估,这就在这12年中,有9年11月报告出现继续下调单产的情况。而9年中又有7年终单产继续被调减。因此预计2017年/2018年度美国大豆单产很可能会在11月报告中继续下调,这将对豆类产生一定支撑作用。 投机基金在美豆上的净多持仓比例明显增加 美国农业部在10月供需报告公布后,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期权市场上大幅减持净空单,基金在美豆上的净多持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CFTC发布报告称,截至10月10日基金在大豆上的净多持仓量为3.0992万手,而按照交易商场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的净多持仓为4.4869万手。 南美新作大豆播种因天气受阻 现阶段,美国新季大豆的收获进展异常缓慢,截至10月15日当周收割率为49%,低于去年同期的59%以及5年均值60%,令市场人士质疑美国农业部对新作产量预测数据的准确性,一些贸易商甚至认为,当所有秋粮收获完毕时,产量可能远远低于目前政府预测的规模。 在当前美豆收获进度偏慢的背景下,基金对南美播种天气状况也开始有所关注,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巴西大豆开始播种,市场关注点开始转向南美市场。巴西咨询机构Agroconsult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2018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1.111亿吨,比本年度创纪录的水平减少4%。交易所预计2017年/2018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为1880万公顷,产量将达到5450万吨,这也将比今年的5730万吨减少约4.9%。阿根廷农业分析师表示,2017年/2018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可能为5200万吨,比上年减少7%,原因是种植收益低迷,暴雨造成田间积水。 虽说现在还不能说南美大豆生长季的天气是好是坏,但市场每年关注天气的预期是存在的,在这样的预期支撑下,南美市场在10月份之后给市场带来的更多是向上的驱动力。 大豆数量同比增多,但依然被消化 8月中旬以来,豆粕在区间内窄幅震荡,不仅源于美豆的疲软,同时国内基本面也存在供给强于需求的局面。因大豆进口量7月份高达创记录的1008万吨,8月份大豆到港量在802万吨左右,均比5~6月份的进口量上升了7.8%。不过9月份以及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下调至680万吨左右,相比前期有明显下降,短期到港压力趋降。 虽然前期的进口量同比增加,但是大量大豆进入国内市场也并未造成豆粕崩溃式下跌。这说明整个饲料行业终端需求旺盛,尽管进口大豆到港量大,油厂维持较高的开机率,但大豆仍然供不足需。从进口数据来看,今年1~7月的进口大豆比去年同期增加859万吨,也全部被市场消化掉,而目前有关机构预计8~12月进口量预计比去年同期仅仅增加159万吨,因此第四季度豆粕的表现有望超过前期。 养殖业需求将回暖 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后,各地养殖场和饲料厂受到很大影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饲料厂被责令停产整改,生猪、家禽养殖业均受到冲击。虽然环保检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豆粕的需求,但一些较大的养殖企业,包括广东温氏、牧原、雏鹰等8月数据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未影响对豆粕的需求。而后期环保检查陆续进入尾声后,余下的养殖企业应该考虑抢救性的补栏了,豆粕现货饲用需求或开始回暖。 我们预计2017年/2018年度在严格的环保压力下生猪养殖周期延长,养殖利润还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刺激养殖企业扩大规模,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上升趋势,产能的扩大将带动饲料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散养户的退出为规模养殖带来机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望刺激饲料需求。 下游饲料厂库存不高,国内豆粕库存高点已过 从国内来看,国内饲料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下游饲料厂库存不高,考虑到生猪、禽类养殖利润的回升,以及供应端的季节性下滑,我们认为国内豆粕库存高点已经过去。 截至目前,我国华北、山东以及广东地区10~11月份基本无太多现货库存可售,目前来看,虽然豆粕周度库存量仍然处在较高的位置,但是已由7月下旬的110万吨以上下降至上周的80万吨。依据季节性来看,至12月初之前豆粕库存逐渐减少的概率较大,库存的陆续消耗将给价格提供相应的支撑。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来看,国内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下游饲料厂库存并不高,考虑到生猪、禽类养殖利润的回升,以及供应端的季节性下滑,我们认为各方面因素对当前豆粕仍有较强支撑。况且美豆已处于利空出尽的状态,后期调降单产的几率也很大,后期豆粕逢低买入的安全边际明显提升。 免责声名:本软件(搜牧通)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搜牧通客服,我们会时间处理。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今日鸡蛋价格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