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进口大豆近1亿吨的四个思考
作者:禽病网 来源:网络原创 时间:2017-12-13 15:06:50 点击: 28056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搜牧·禽病网讯,关于大豆,有个数据是非常值得国人思考的。首先先开看一下数据: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的大豆总量已达到8599万吨,而另一个国内主要榨油厂在12月份进口大豆的统计数据121.5船共计766万吨,这还不算其他的进口量,目前就已经达到8599+766=9365万吨,静候海关总署的终统计数据。
相比2016年的8391万吨增加了1000万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的豆类(黄豆和其他杂豆)总产量才1916.9万吨,这还是在提高了978万亩的豆类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才有产量。
看到这样的数据差距,我们需要思考:
一、国产大豆的产业出口在哪里
中储粮收购大豆在1.9元/斤左右,但之后大豆就在1.65-1.8.但即使是这样,国产大豆仍然比进口的大豆贵。所以榨油企业会优先选进口大豆做原材料,毕竟企业是商业行为是需要盈利的。那国产大豆就没有出路了吗?仔细研读国家对转基因大豆用途的法律规定吧——榨油和豆粕。那么其他豆制品就是国产大豆的天地了!!!若短时间在高出油率品种上没有突破,是否可以高品质豆制品的需求为导向,选育其他特性良好的大豆品种,比如改善口感、丰富风味或其他功能性因子含量高的专用品种。这样可以选育榨豆浆专用的大豆品种、做豆腐的专用品种、做豆豉、制酱、生豆芽等等各种专用的大豆品种。这样,我们限的大豆种植面积产出的大豆就会被充分的利用,而且价格肯定会高但商家也会乐意买这种高价大豆。那么榨油和豆粕这实在过于大宗的需求缺口就暂时靠进口吧,毕竟自己种也没那么耕地。这样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各有供需分工。既满足了国人的需求,有保护和充分利用了国产大豆。而不是现在的豆贱伤农,豆贵伤消费者。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二、进口大豆的剧增是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侧面体现
2012年的大豆进口才5838万吨,到今年才5年的时间,进口量几乎翻了一倍。这种需求可以体现出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国人的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因为大豆的两个重要的作用是压榨食用的植物油和豆粕提供植物蛋白供生猪、水产和禽类等养殖业作饲料。而这些养殖业则是提供肉蛋奶服务于国人高品质生活。
三、谣言拯救不了国产大豆产业
我们知道那进口的大豆中绝大多数是转基因大豆。虽然目前关于转基因大豆的不健康谣言尘嚣于网上。但是国人的巨大需求在那里,而我们的产能和耕地限制因素是残酷的现实。所以,虽然有这谣言的消极影响,但大豆的进口逐年剧增,这些进口的大豆榨的油和豆粕转化成的肉蛋奶实实在在被国人消耗完了。这就是现实,而且是多年的现实。所以,靠谣言拯救不了国产大度产业。
四、国产转基因大豆是否要发展
研发是必须要进行的,推广可以暂缓。因为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是全球趋势,所以,各种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储备研究是必须要进行的。就算暂时不推广,也要先把技术研究好,把转基因材料创制研究好特性,完成安全性评价,而后储备起来,待国人的认识全面提升后再择机推广。之所以不立刻推广,是因为有限的大豆耕种面积就算全部种上转基因大豆也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因此还是要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虽然转基因大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但连种植面积更大的玉米而且还是饲料用的转基因玉米都没走出后一步——商业化种植,所以其中的缘由…。
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豆农的日子不太好过。
免责声名:本站(禽病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时间处理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