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鸡蛋价格分析及预期
作者:禽病网 来源:网络原创 时间:2018-10-30 09:54:31 点击: 467061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2018年,鸡蛋市场行情波动频繁,价格规律难寻,上半年蛋价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以春节为时间分界点,均价由2月6日价4.41元/斤跌至4月6日2.96元/斤,跌幅32.88%。但整体而言,上半年养殖单位长时间处于盈利阶段,1-2月份养殖利润。仅3-4月份因蛋价处于低位,加上饲料成本增加,养殖处于亏损状态。8月份,终端需求好转,产区各地持续高温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明显,加上部分地区因环保禁养限养政策,存栏再减,现货蛋价上涨幅度明显,均价短时间内突破“4元”和“5元”大关。
一、鸡蛋供需情况分析
1、鸡蛋供给
由于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商雏补栏数量持续偏低,在排除提前淘汰、换羽、延养、疫情等影响因素外,2018年上半年全国在产蛋鸡月均存栏只有8.63亿只,处于近5年历史同期位,较去年同期的11.80亿只,下降了3.17亿只,降幅为25.4%。由于2017年四季度商雏补栏略有增加,考虑到春节后的3-6月份是历年商雏补栏的旺季,所以2018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将呈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2、鸡蛋需求
1)季节规律:从2011年到2015年的50个城市鸡蛋平均价统计来看,3月份触及全年低点的概率较大,随后震荡走高,一般在8、9月份达到全年高点,随后震荡回落。全年价格高点倾向于出现在9月份左右,全年价格低点倾向于出现在3、4月份左右。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的蛋价系数为0.929,对鸡蛋的购买需求相对较弱。下半年的蛋价系数为1.071。
2)购买力水平:因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供应趋紧的影响,社会购买力水平总体偏弱。
二、鸡蛋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1、鸡蛋行情迷雾重重
2018年经历了春节后两个多月的3元左右的价格低谷,鸡蛋价格在五一前终于开始反弹,呈小幅上升趋势,之后逐步下浮,随之7月蛋价迅速反弹,8 月份受中秋及院校开学备货提振,蛋价创年内新高均价达 4.9 元/斤,随着备货力度减弱,蛋价回落至 4元/斤,但进入 9 月受诸多突发事件影响,蛋价一改往年规律,再次上行触及新高,形成新特征。
2、突发事件影响
首先猪瘟事件提高了百姓采购鸡蛋的积极性;其次,寿光蔬菜事件提高了鸡蛋替代品蔬菜价格走高,再加上近期大范围雨水造成蔬菜价格居高不下,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三、影响蛋鸡产品价格驱动因素分析
1、供需关系主导市场
1)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国内蛋鸡存栏量的影响。祖代、父母代以及商品代引种量都会对蛋鸡补栏量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鸡蛋的供给情况。
产量变动的影响。现代的蛋鸡品种需20周的时间进入产蛋期。若5个月龄开始产蛋,产蛋率是50%,从第 6-11个月龄开始产蛋率可达90 %,到12个月龄产蛋率下降到80%,产蛋高峰一般能维持5个月的时间,到第16个月龄后,产蛋率下降到70%以下时,养鸡户开始淘汰蛋鸡。蛋鸡的生物学过程,直接影响到鸡蛋供应与价格的变化。
饲养规模的影响。养鸡规模直接决定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鸡蛋的供给量,目前我国鸡蛋生产仍然以中小养殖户居多,然而中小规模养殖户对信息收集处理和抗风险能力会相对较弱,有时并不能对鸡蛋市场做出理性的预期,从而使鸡蛋价格波动较大。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季节气候变化一般会导致供求的季节性失衡,从而引起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由于鸡没有汗腺,蛋鸡在35度以上的温度环境下,身体机能快速下降,产蛋率明显降低,因此相对来说春季鸡蛋供应充足,夏季鸡蛋供应相对不足。
2)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的增加,都会增加社会对鸡蛋产品的需求。鸡蛋的消费价格也是影响鸡蛋人均主食消费数量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讲,人均主食消费量将随着消费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反之则上升。另外收入水平的増加将对鸡蛋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但鸡蛋属于必需品,其收入弹性在0-1之间,因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对鸡蛋的消费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一旦到达一定水平,需求增幅便相对稳定。消费偏好的变化也将深远地影响鸡蛋市场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鸡蛋的消费也将经历从初级产品到高级深加工产品、从家庭消费到户外消费的转变。
消费季节性影响。受人们饮食习惯的影响,夏季人们饮食偏淡,对鸡蛋替代品猪牛羊肉的消费减少,鸡蛋需求增多,而冬季则消费量相对减少。除此之外,重要的节假日也会对鸡蛋的消费产生影响,每年国庆、春季、开学季等重要的节假日往往会形成人们的消费旺季,对鸡蛋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从而带动蛋价上涨。
2、替代商品价格影响分析
一般来讲,在鸡蛋不变的情况下,替代品比如禽肉价格的下跌,会使消费者增加替代品消费,从而减少鸡蛋的消费;而生猪价格以及禽肉价格的上涨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增加鸡蛋的消费。
3、饲养成本因素分析
蛋鸡养殖成本主要由蛋鸡的精饲料费、鸡苗费、人工费以及其他费用构成,其中玉米和豆粕分别占饲料成本的42%-46%和14%-17.5%,饲料成本约占鸡蛋成本的60%-70%,而鸡舍等固定成本投入占比相对很小。这种固定成本较小在可变成本较高的成本结构下,养殖户进入退出就会容易些,进而使鸡蛋的供应易发生大幅波动。
4、禽流感等疫情的影响
冬季由于通风不畅等原因是蛋鸡疫病的高发期,疫病会直接或间接的引起鸡蛋价格的波动。
5、行业政策解读
环保政策对养殖行业的影响。随着201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税法》的颁布,环保已成为大势所趋,对养殖企业按污染量征收环保税,会促使大批散户的退出,加速规模化。
四、鸡蛋行情预测
1、供需关系
1)供给方面:2018年存栏属于存栏恢复期,但受环保及高温天气影响,老鸡淘汰超预期,导致整体恢复不及预期。根据芝华统计的数据,2018年8月在产蛋鸡存栏量为10.68亿只,环比减少1.02%,同比去年减少5.86%。
2)消费需求:我国鸡蛋一年生产量为2600万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41.8%,人均占有量为17.2千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有限,且受鸡蛋为生鲜、储存时间短影响,库存量很少,损耗量也不多,所以消费量跟生产量差距不大。
2、成本因素分析
随着今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6月份以来豆粕价格稳定持续上涨,从6月中旬的3090元/吨上涨至10月中旬的3460元/吨,价格上涨了170元/吨,上涨11%左右。11月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料将降至纪录低位;每年的四季度和与次年的一季度大豆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占同期我国大豆进口量的比重在50%左右,南美大豆到3月份逐渐上市,进口货源偏少;大豆补贴的调高,2018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在1.27亿亩,相比2017年增加了近1000万亩,单产较低,产量增加也有限;部分库存和储备的大豆投放市场,但数量较少;2018年第四季度一直到2019年2、3月份我国大豆和豆粕市场供应偏紧,伴随着巴西大豆到岸价的上涨,国内豆粕价格将持续上涨。豆粕价格的上涨,对鸡蛋饲料成本有一定的影响,进而推升鸡蛋的价格。
3、其他影响
1)鸡蛋消费仍处于季节性变化。随着天气逐步转凉,蛋鸡产蛋率回升,中小码蛋逐步变为大蛋,在产蛋鸡存栏量逐步恢复,鸡蛋供应短缺情况有望缓解;同时,鸡蛋需求转弱,蛋价将进入季节性下跌周期。临近春节,受春节、元旦备货影响,蛋价有望再度回升;2)冬春季节极端天气及禽流感对短期鸡蛋价格影响很大;3)关注环保导致散户退出及规模化速度对行业的影响及对未来补栏的影响;4)关注替代品的价格波动,一般来讲,在鸡蛋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竞争品价格的下跌,会使消费者增加竞争品消费,从而减少鸡蛋消费。
从短期蛋价来看,鸡蛋需求转弱,蛋价将进入季节性下跌周期。临近春节,受春节、元旦备货影响,蛋价有望再度回升;且鉴于2018年8月份后备鸡存栏依然低于近3年同期平均值,因此如果今年养殖户不盲目补栏,预计2019年蛋鸡养殖业尚能保持较好收益。
免责声名:本站(禽病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时间处理。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