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玉米最怕什么?不是进口玉米,而是它们!
作者:禽病网 来源:网络原创 时间:2018-12-17 13:06:18 点击: 82404次
招商、招商、招商禽病网、华夏维康线下服务站全国招商中,养鸡场、合作社、兽医专家、经销商均可以报名加盟。报名电话:15866720118
同时线下区域经理招聘中~~~~~
联系方式同上。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率以及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想为禽病网提供行情参考报价的用户,请加微信参与报价:15866720118(电话同步)。
声明:鸡蛋价格行情参考只能查看当天行情。如想查看当天以外(其他时间)行情,请与本网站客服联系。
笔者觉得,一直以来,进口玉米都不是抑制国内玉米价格的主要元凶!
真正的元凶是进口来的那些所谓“玉米替代品”,诸如高粱,大麦以及ddgs(即玉米酒糟)。
在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进口管理机制下,玉米这个受到严格配额制度限制的作物,每年的进口量非常有限,此前都是200多万吨,估计今年也就是300万吨左右。
可是诸如大麦,高粱,玉米酒糟这样的玉米替代品,其进口是不受配额限制的,我国进口的值曾高达3000万吨以上,是当时抑制国内玉米价格走高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真正熟悉我国玉米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
所以,国内玉米市场真正应当防范的并不是从美国或者乌克兰进口来的玉米,而是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口来的高粱,大麦以及玉米酒糟。
2018年,进口玉米威胁不大
为什么进口玉米反而威胁不这么大呢?这还要从我国的粮食进口配额制度说起。
因为我国一直没有像对待大豆那样,对玉米进口实施完全的放开,毕竟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大豆之殇”,如果再来一个“玉米之殇”的话,那么中国的农业将会彻底的崩盘。
2018年,我国对于玉米,小麦和稻谷这三大主粮左右继续实施配额制度,其中对于玉米的配额标准是720万吨,可是从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我国进口玉米总量或许只有300万吨左右,和市场所传的1200万吨相差甚远。
在本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产能达到2.5亿吨以上的大背景下,这进口来的300万吨玉米,还不及我国总消费量的百分之1.2,真的是难以掀起太大波澜。
我们还是尽量注意那些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所带来的威胁吧。
免责声名:
1.本站(禽病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的分享、摘录,如果文章、图片、视频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我们会时间处理。
2.凡本站(禽病网)注明“来源:网络原创(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使禽病网鸡蛋报价更加公开、公正、透明、严谨,可加禽病网官方微信在线即时交流,您有任何的疑问与顾虑都可扫码加此微信。
* 扫描二维码,关注查蛋价 *